“麻烦精”翻花头
还记得1988年黄浦江畔的甲肝吗?
借由小小的毛蚶,甲肝在上海大显身手,发病三十多万例。在众志成城扑灭疫情后我们亡羊补牢,加强水产品市场监管、改水改厕、讲究卫生、注意消毒。而且甲肝还有了疫苗,从此它就再也支棱不起来了。但同样粪-口途径传播的戊肝又蠢蠢欲动,而且这个“麻烦精”还是人畜共患疾病,这些年在急性肝炎中有上升的趋势。但有了抗甲肝的经验,而且诞生了戊肝疫苗,都让人们能够更好地抗击戊肝感染。
别忘了还有通过母婴、血液及性途径传播的乙、丙、丁肝这些“麻烦精”都开始浮出水面,露出它们狰狞面目。
展开剩余80%来势汹汹的乙肝
中国曾是乙肝大国,我国既往感染乙肝的主要原因是母婴传播。根据1992年乙肝血清学调查结果估算全国约有1.2 亿乙肝病毒感染者,占当时全球总数的 1/3。
乙肝这个“麻烦精”在于它会转为慢性。成人感染后只有少数会转慢性,但5岁以下儿童感染约九成都会转为慢性化。上海市自1986年启动新生儿乙肝疫苗试点接种,并于1992年将接种对象扩展到全市学龄儿童。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国家计划免疫,实施免费接种。2010年将艾滋病、梅毒、乙肝纳入国家重点公卫项目,2015年全面实施孕产妇产前HBsAg筛查与干预。
乙肝疫苗接种及母婴阻断策略的实施,为有效减少乙肝的代际传递,降低人群乙肝感染率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,避免了全国几千万人感染乙肝。2020年我国5 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为0.3%,较1992年下降了96. 90%;普通人群HBsAg血清阳性率从1992年的9.72%下降 至2020年的5.86%,降幅超过39%。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,乙肝防治已从早期没有药物, “预防为主”到“防治并重”;从“长期治疗”逐步走向“有限疗程功能性治愈”,乙肝是完全可防可控的。
而丁肝作为缺陷类病毒,不能单独存活,必须在感染乙肝的基础上才能感染。它就像乙肝的宠物狗,连主子都被扫地出门,它也就无法兴风作浪了。
“隐藏高手”丙肝
再来看看最后一个“麻烦精”——丙肝,它又被称作沉默杀手,刚开始它可以症状轻微,不引人注意,悄然潜伏。但如果不加干预,它转为慢性化比率更高,一旦发现往往就到了肝硬化、肝癌的晚期。这个隐藏高手一直到1989年才被发现命名,之前一直顶着“非甲非乙肝炎”的帽子,没有姓名,它还有个绝活,就是可以再次感染,而且目前没有疫苗能预防。
无孔不入的传染途径
乙肝、丙肝跟艾滋病一样,都能通过母婴、血液和性行为传播,但它俩的传染能力要比艾滋病强百倍,乙肝病毒在体外可以长期存活,更微小剂量就能感染,见风就死的艾滋病毒在他面前简直就是战五渣,所以乙肝、丙肝更容易通过性和血液途径传播,像无保护性行为、共用针具、刮胡刀、牙刷甚至搓澡毛巾都有感染风险。
宜将剩勇追穷寇
虚张声势的纸老虎
中国人民用爱国卫生运动加疫苗摁住了甲肝、戊肝,用疫苗加治疗干预减少了乙肝、丁肝,下一个目标就是丙肝。坏消息是目前丙肝没有疫苗,好消息是我们有药啦!丙肝口服直接抗病毒药(DAAs)治愈率已经达到95%以上。丙肝成为了目前屈指可数的可以被彻底治愈的慢性传染病,彻底消灭它成为了可能。经过国家集采药物谈判,已经帮家人们把价格打了下来,原先几十万的药物,现在只需不到1万块,这还是医保报销前的价格。目前我国已正式进入丙肝消除时代,决心在2030年前将它拿下!
参考文献
1. 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,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. 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(2024年版)[J].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, 2024, 17(4): 1-11. DOI: 10.3760/cma.j.issn.1674-2397.2024.04.001.
2.Zheng H, Wang Y, Wang FZ, et al. New progress in HBV control and the cascade of health care for people living with HBV in China: evidence from the fourth national serological survey, 2020[J]. Lancet Reg Health West Pac, 2024, 51: 101193. DOI:10.1016/j.lanwpc.2024.101193.
3.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配资专业门户, 等. 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工作方案(2021-2030年)[R]. 2021.
发布于:上海市金富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